麻醉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接触非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 (Non-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ical Devices, NCIED) 患者的情况日益增加。这类装置也被称为神经刺激器,包括但不限于脊髓刺激器 (Spinal Cord Stimulators, SCS)、深部脑刺激器 (Deep Brain Stimulators, DBS) 和迷走神经刺激器 (Vagal Nerve Stimulators, VNS)。放置 NCIED 的适应症不断扩大,因此麻醉医师在择期和紧急手术过程中遇到此类装置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NCIED 的类型
迷走神经刺激器 (VNS):
VNS 是放置在颈部中段(通常为左侧)的脉冲发生器。通常选择左侧进行放置,以避免右侧迷走神经刺激时可能出现的严重心动过缓。VNS 的适应症包括减少癫痫发作、预防丛集性头痛和难治性抑郁症。
深部脑刺激器 (DBS):
DBS 是一种用于刺激大脑深处结构的植入导线。最常见的靶点包括丘脑、苍白球和丘脑底核。导线作用靶点取决于所治疗的病理类型。该装置视为一种微创靶向神经外科干预。自成功治疗帕金森病以来,其应用已扩展至其他运动障碍(震颤、抽搐和肌张力障碍)、精神疾病(重度抑郁症和强迫症)、慢性疼痛和难治性癫痫。
脊髓刺激器 (SCS):
SCS 通过持续刺激脊髓中的大直径传入纤维来抑制慢性疼痛。电极本身位于背侧硬膜外腔,其位置由所治疗疼痛的位置决定。
一般而言,下胸段至腰部放置用于管理下肢疼痛和慢性下背痛,中段至上段胸椎的放置用于管理上肢疼痛。
还有其他 NCIED,如舌下神经刺激器、膈神经刺激器、骶神经刺激器和胃神经刺激器。例如,舌下神经刺激器有助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肥胖和 OSA 的发病率正不断攀升,患者对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等传统治疗的耐受性越来越低。因此,舌下神经刺激器治疗 OSA 的应用率逐渐提升。舌下神经刺激器可向舌下神经发送电脉冲,控制舌头运动并使舌头在睡眠期间前移,减少气道塌陷和可能的阻塞,以此治疗 OSA。
术前注意事项
为了提供安全的麻醉照护并防止服务延迟,应在择期手术之前对 NCIED 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例如在麻醉术前门诊进行评估。这将有助于提前识别装有 NCIED 的患者、联系设备管理人员,并通知为这些患者提供麻醉照护的人员(图 1)。

图 1:患者使用 NCIED 时潜在的术中设备相互作用。
NCIED:非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MRI:磁共振成像;SSEP:体感诱发电位;EMG:肌电图;tcMEP:经皮层运动诱发电位;ROSC:自主通气恢复
在对有 NCIED 的患者实施麻醉之前,应向患者和/或管理其设备的医护人员询问几个问题(表 1)。1,2
表 1:NCIED 植入患者围手术期的一般问题2
确定设备类型、制造商和型号。患者是否有设备识别卡? |
导线和脉冲发生器位于何处? |
如何关闭或停用设备?患者是否有遥控器或控制磁铁? |
设备关闭时会出现什么症状? |
设备于何时植入?电池状态如何? |
上一次设备核对/检查是什么时候? |
上一次设备核对时导线阻抗是多少? |
确定是否有适用于手术或 MRI 的“安全模式”。 |
应联系放置设备的医护人员,获取围手术期设备建议(作为术前门诊评估的一部分)。 |
手术/程序是否需要神经监测?如需神经监测,应与放置设备的医护人员展开讨论,因为某些神经监测模式可能被视为不安全(术前门诊医护人员)。 |
联系设备代表,确定其是否需要在手术当天进行术前/术后检查(术前门诊医护人员)。 |
患者是否还有其他植入设备?如有,应联系管理这两种设备的医护人员,获取相关建议。 |
必须要求设备管理人员于近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注明导线阻抗,因为该参数可用于评估 NCIED 中导线的电气性能和结构完整性,如果导线阻抗发生变化,手术可能需要延迟。
此外,手术医生应知晓患者装有 NCIED。术前讨论应包括手术当天的特殊手术需求(即神经监测或电烙术),并确定这些需求是否会与 NCIED 相互作用。在对设备进行术前评估期间,必须确定是否应将设备重新编程为特定设置(即 MRI 安全模式或手术安全模式)或关闭设备。
手术日
在手术开始之前,所有参与 NCIED 患者照护的人员均应知晓患者装有该设备,这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照护团队。电烙术和术中神经监测是可能与 NCIED 相互作用的两种常用术中工具。
电烙术
电烙术会在患者体内产生电流,接受电烙术的 NCIED 患者有受伤的风险。该风险可能较为轻微,例如,可能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编程和改变刺激器输出。但也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包括皮肤热灼伤、电极损坏、脉冲发生器故障或对皮下神经组织造成热损伤。由于存在这些较高的风险,大多数 NCIED 制造商都建议避免使用电烙术。3-5如果必须使用电烙术,大多数制造商建议先通过近期检查确认设备的导线阻抗,然后关闭设备。如果设备有电流输出设置,则应在关闭设备之前将其设置为尽可能低的值或零。某些设备自带手术模式,选择此模式也较为安全。6
许多 NCIED 都可以使用遥控器来调整设置。对于 SCS 和 DBS,可以通过将遥控器置于脉冲发生器上方来关闭设备。而 VNS 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许多患者以磁棒或手环形式随身携带遥控装置。将遥控器置于脉冲发生器上方一定时间(通常为 2-3 秒)会产生脉冲,而不是关闭设备。VNS 的关闭方式因制造商而异。因此,必须验证设备是否已关闭,这可通过控制器屏幕确认。无论使用何种 NCIED,都必须注意确保设备已关闭或重新编程为适当设置。如果对 NCIED 设置有疑问,应联系设备供应商。4
对 NCIED 患者使用电烙术时,优先选择双极电烙术,而不是单极电烙术。使用单极电烙术时,电流在设备尖端与患者身上的回流板或接地垫之间流动。因此,电流通过 NCIED 的风险更高。使用双极电烙术时,大部分电流在双极电烙尖端之间流动,不太可能影响 NCIED。如果必须使用单极电烙术,外科医生应尽可能使用最低功率设置。应放置接地垫,使电流最不可能通过 NCIED 及其发生器,如对侧远端肢体。应避免使用全长手术台接地垫。患者应知悉外科手术中需包含电烙术,还应了解后续风险,包括大脑或神经系统组织的潜在热损伤、设备的重新编程和导线的潜在损坏。7,8
尽管有这些警告,但许多已发表的报告证明单极和双极电烙术可普遍安全的使用。一项针对 167 名小儿脊柱外科医生的调查报告称,术中使用电烙术不会引起并发症。9大多数受访者都报告了对单极电烙术的短期使用。电烙术术后,医务人员应始终确认 NCIED 已打开且功能正常。5,10,11
术中神经监测
许多功能神经外科医生都不建议在 NCIED 患者中使用经皮层运动诱发电位 (tcMEP)。术中神经监测通过患者身体传输电流。理论上,电流也可能沿 NCIED 路径传导,且可能损坏设备或导致沿导线的组织损伤。TcMEP 利用比体感诱发电位 (SSEP) 更高的能量系统,因此,认为 SSEP 在使用这类植入设备的患者中相对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实际上,已有数篇病例报告描述了在脊髓刺激器植入患者中使用术中神经监测的情况,且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9,12然而,对于多数神经外科医生来说,在迷走神经刺激器或深部脑刺激器植入患者中使用 tcMEP 的潜在风险不及其可能提供的获益。如要进行术中神经监测,无论使用何种设备和监测类型,都应使用尽可能低的能量水平来获取信号。
除颤/心脏复律
NCIED 的存在不应妨碍紧急心脏复律或除颤。根据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指南,在发生心脏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应对有 NCIED 的患者进行心脏复律或除颤。但临床医生应将电极板放置在尽可能远离设备之处,并使用可行的最低能量来治疗心律失常。事后应检查 NCIED 以评估功能。10,13,14
患者带有 NCIED 时的 MRI 注意事项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MRI 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或损坏设备。在进行 MRI 之前,有必要确认 NCIED 的制造商和准确型号。还应在进行 MRI 之前联系该设备供应商,讨论任何安全问题。如果对患者系统的具体扫描要求有任何不确定之处,应查阅设备手册,或拨打制造商的技术帮助热线。许多较新的设备都可以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用于 MRI,这意味着现在只能扫描患者身体的一部分,如四肢,或者只能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扫描,然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具体情况因设备而异,许多旧型号都无法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用于 MRI。必须确认系统具体的磁共振条件性组件及位置,以确定是否可以安全完成 MRI。15,16此外,还应在 MRI 之前检查导线阻抗。如果发现导线阻抗超出制造商指南的可接受范围,则不应进行 MRI。
某些设备具有 MRI 安全模式。该设置将关闭刺激和检测,但允许其他后台进程继续运行。在患者进入扫描仪之前,应将 NCIED 设置为 MRI 安全模式,并在完成 MRI 且患者安全离开扫描仪后将其编程回原始设置。应在 MRI 检查后的某个时间点检查设备。检查时间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或设备方决定。
患者带有 NCIED 时的区域麻醉和椎管内麻醉
区域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可能对使用 NCIED 的患者带来挑战(表 2)。对于使用 DBS 或颅神经刺激器/NCIED 的患者,应在直接可视的情况下进行任何上肢阻滞。医务人员需要使用超声波或荧光透视,确认针头未接触或横切 NCIED 导线。此外,应避免通过周围神经刺激来识别臂丛神经的位置。如果刺激针与 NCIED 的任何部分接触,可能会传导电流,而电流会流向植入的电极和/或脉冲发生器。如同电烙术,这有可能损坏 NCIED。有病例报告描述称,对使用 DBS 的患者实施上肢阻滞和周围神经模拟不会引起并发症。1,17,18然而,随着超声波在周围神经阻滞中的广泛使用,对使用 NCIED 的患者进行盲态外周神经刺激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并无必要,应予以避免。
表 2:对使用非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 (NCIED) 的患者进行急性疼痛处理程序的要点
区域麻醉: |
|
脊髓麻醉: |
|
硬膜外麻醉: |
|
使用 SCS 的孕妇数量正不断增加。现有病例报告显示, SCS 植入患者可成功实施硬膜外麻醉和脊髓麻醉。19但仅在对影像学进行适当审查,确定导线位置、插入水平、延长线和内部脉冲发生器后,才能决定对使用这些设备的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还应通知管理该设备的医生,鉴于 SCS 位于背侧硬膜外腔,他们可能会提供额外的指导。19-21
椎管内置管位置必须位于 SCS 插入水平以下,以避免横切 SCS。椎管内置管期间,应强调无菌性,以避免感染,因继发感染可能导致后续需移除 SCS。此外,如果 SCS 电极接近硬膜外入路水平,则失去阻力的感觉可能会改变。如出现 SCS 引起的纤维化,局部麻醉剂的硬膜外扩散可能会受到阻碍,导致镇痛不均匀或阻滞失败。此外,纤维化还可能导致硬膜外导管指向尾部而非头部,或在硬膜外腔局部盘绕,这可能会导致马尾神经和腰神经根受压。19,21
患者带有 NCIED 时的 ECT
电休克治疗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精神疾病的医疗手段,这些疾病包括难治性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紧张症。该治疗在全身麻醉下向大脑施加电流,引起癫痫发作。如前所述,电流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或损坏设备。对使用 DBS 的患者进行 ECT 时,尤其需要关注这一点。虽然目前尚无指导方针指示如何管理计划接受 ECT 治疗的 NCIED 患者,但有许多病例报告证明了 ECT 可在这一患者群体中安全使用。22必须告知负责管理 NCIED 的医护人员,患者正在接受 ECT 评估。主管医师应评估 ECT 实施的安全性,并在进行 ECT 之前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将 NCIED 重新编程为尽可能低的刺激设置,然后在进行 ECT 之前关闭设备。应在进行 ECT 后立即打开 NCIED,特别是 DBS。仅允许手术过程中暂时中断 DBS,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 DBS 治疗的症状,从而降低关闭设备的负面影响。管理该设备的团队将决定何时应检查 NCIED,或者是否需要在 ECT 过程中进行任何成像。对于 DBS 患者,考虑 ECT 电极放置至关重要。理想情况下,电极的位置应使 ECT 刺激电流路径远离 DBS 电极。23虽然尚无关于接受 ECT 的 NCIED 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报告,但仍应谨慎对待这些患者,因为目前尚无针对这一患者群体的循证安全指南。
术后注意事项
在患者苏醒之前,如果 NCIED 已关闭,则应重新打开。这将防止疾病症状增加苏醒和拔管的复杂性。如果需要一名代表对 NCIED 进行重新编程,该人员应在场,以便患者顺利苏醒恢复。应检查 NCIED 及其发生器周围的皮肤是否有任何热损伤,同时应评估患者是否有任何神经系统变化。
结论
使用 NCIED 的患者数量正在增加。本文旨在为合并神经植入设备(如DBS、NCIED、SCS)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临床指导工具。随着这些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更新,与管理医护人员或制造代表进行良好沟通至关重要。
Jacqueline M. Morano, MD, FASA 是美国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范伯格医学院的麻醉学助理教授。
Jamie L. Uejima, MD 是美国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范伯格医学院的麻醉学助理教授。
作者没有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 Venkatraghavan L, Chinnapa V, Peng P, Brull R. Non-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ical devices: brief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for anesthesiologists.Can J Anaesth.2009;56:320–326.PMID:19296193.
- Morano JM, Uejima JL, Tung A, Rosenow JM.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 stimulators during nonneurologic surgery: an update and review.Curr Opin Anaesthesiol.2023;36:461–467.PMID:37552004.
- Boston Scientific.Vercise DBS physician manual. www.bostonscientific.com/content/dam/elabeling/nm/91098825-11A_Vercise_Physician_Manual_OUS_ML_s.pdf.Accessed February 2023.
- VNS Therapy.VNS therapy magnet.Updated March 3 2023. https://www.livanova.com/epilepsy-vnstherapy/en-us/magnets.Accessed March 2023.
- Medtronic.Intellis platfo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for th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https://www.medtronic.com/us-en/healthcare-professionals/products/neurological/spinal-cord-stimulation-systems/intellis-platform.html.Accessed February 2023.
- Voutsalath MA, Bichakjian CK, Pelosi F, et al. Electrosurgery and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for office-based procedures.Dermatol Surg.2011;37:889-–899.PMID:21585593.
- Seemann M, Zech N, Lange M, et al. [Anesthesiological aspects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 special features of implementation and dealing with brain pacemaker carriers.] Anaesthesist.2013;62:549–556.Anasthesiologische Aspekte der tiefen Hirnstimulation :Besonderheiten bei der Anlage und im Umgang mit Hirnschrittmachertragern.PMID:23817843.
- Cordero I. Electrosurgical units—how they work and how to use them safely.Community Eye Health.2015;28:15–16.PMID:26435589.
- McMahon R, Morgan SJ, Brooks JT, et al. Does the presence of programmable implanted devices in patients with early onset scoliosis alter typical 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ractices?A survey of spine surgeons.Spine Deform.2022;10:951–964.PMID:35143030.
- Bull C, Baranidharan G. Spinal cord stimulators and implications for anaesthesia.BJA Educ.2020;20:182–183.PMID:33456948.
- Medtronic.Neuromodulation Technical Services US.Neuromodulation standard letter.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systems.)Systems. https://health.ucdavis.edu/neurology/deep-brain-stimulation/content/Medtronic-Letter.pdf.Accessed February 2023.
- Srisooksai G, Mohamed BA, Martin PA, et al. Transcrani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 monitoring in a patient with a deep brain stimulator: a case report.J Clin Neurophysiol.2021;38:e1–e4.PMID:32501949.
- Wittstock M, Buchmann J, Walter U, Rösche J.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an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during resuscitation; a letter to editor.Emerg (Tehran).2018;6(1):e27.PMID:30009229.
- Sobstyl M, Michalowska M, Fiszer U, Zabek M.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ailure due to external cardioversion in a patient with Parkinson’s disease.Neurol Neurochir Pol.2017;51:324–330.PMID:28587730.
- Abbott Medical MR conditional brain stimulation system clinician’s manual. https://www.neuromodulation.abbott/us/en/healthcare-professionals/mri-support/mri-dbs-full-systems.html.Accessed February 2023.
- Medtronic.Deep brain stimulation:MRI access. https://www.medtronic.com/us-en/healthcare-professionals/therapies-procedures/neurological/deep-brain-stimulation/mri-information.html.Accessed February 2023.
- Gandhi R, Chawla R. Anaesthetic management of shoulder arthroscopic repair in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ep brain stimulator.Indian J Anaesth.2014;58:309–311.PMID:25024475.
- Minville V, Chassery C, Benhaoua A, et al. Nerve stimulator-guided brachial plexus block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Parkinson’s disease and bilateral deep brain stimulators.Anesth Analg.2006;10:1296.PMID:16551956.
- Patel S, Das S, Stedman RB.Urgent cesarean s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a spinal cord stimulator: implications for surgery and anesthesia.Ochsner J. 2014;14:131–134.PMID:24688346.
- Medtronic.Getting an MRI when you have an implanted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device.Updated April 2022. https://www.medtronic.com/us-en/patients/treatments-therapies/spinal-cord-stimulation-chronic-pain/life-with-scs/getting-mri.html.Accessed February 2023.
- Kett A, Gentile ND, Kocur M. Successful administrations of neuraxial anesthesia intrapartum in a pregnant patient with an implanted thoraco-lumbar spinal cord stimulator: a case report.Gynecol Obstet Case Rep Vol 6 No. 4:24.August 27, 2020. https://www.primescholars.com/articles/successful-administrations-of-neuraxialanesthesia-intrapartum-in-a-pregnant-patientwith-an-implanted-thoracolumbar-spinalcord-stim.pdf.Accessed February 2023.
- Conklin M, Nussbaum AM.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patient with implanted spinal cord stimulator.J ECT.2021;37:e22–e23.PMID:34029307.
- Peroski MS, Chu MM, Doddi SR, Regenold WT.The safety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mplanted deep brain stimulato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case report.J ECT.2019;35:84–90.PMID:30407933.